(来源:光明日报)股票私募 转自:光明日报 五十载春华秋实,半世纪薪火相传。自1975年设立首个日语班以来,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始终铭记“爱国、勤奋、博学、创新”的校训,在坚守与创新中不断前行。从单一语种教学到复合型人才培养,从地方外语教育的探索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确立,学院走出了一条与时代同频、与国家共振的发展之路。在五秩华诞的历史节点,学院回望来时路,更加坚定面向未来的步伐,肩负起服务国家战略与文明互鉴的新使命。 守正创新:从单一语种到多元格局 1975年9月,西安外国语大学在俄语系中开办首个日语班,学制三年,成为西部地区日语教育的先行探索者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,学校不断拓展国际交流,引入外籍教师,完善课程体系,逐步实现了日语专业的独立建制。进入新世纪后,学校在巩固语言基础教育的同时,将语言教育与经贸、法律、科技等专业方向紧密结合,积极探索“日语+”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。 2012年,学校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正式成立,成为推动“日语+”战略的重要节点。此后,学院不断创新办学方向:2014年成立“日语+IT”虚拟教改班,2018年设立“日语+IT”方向,2022年升级为“日语+人工智能”方向;2015年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教改实验班,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;2019年开设卓越国际贸易人才实验班;2021年增设“日语+师范”方向,2025年升级为日语师范类专业;同年获批与西北政法大学联合开展的“日语+法学”联合学士学位项目。这些举措标志着学院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持续深化改革,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需求。 展开剩余61%学院注重内涵式发展,日语专业不断攀升。2003年获批陕西省名牌专业,2011年获批陕西省特色专业,2017年入选首批陕西省一流专业,2019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日语专业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评“A”等级。在《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(2024-2025)》中,学院日语专业在全国449所高校中排名第三。 立德树人:从三尺讲坛到全球舞台 自2012年以来,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使命,全面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。学院以“新文科”建设为契机,突出“日语+专业+人工智能”特色,建设卓越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区,努力培养兼具理想信念、人文底蕴、专业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。 2025年,学院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紧贴时代需求,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。教师以厚重学养和严谨治学引领学子成长,学生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素养,活跃在外交、教育、经贸、法律、科技等领域,成为中日交流合作的重要力量。 在科研方面,自2012年以来,学院教师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,出版学术专著数十部,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,为学科建设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坚实支撑。学生团队在全国性赛事中屡获佳绩,展现了专业能力与创新活力。 在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方面,学院与40余所日本高校及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推动“外语+科技”成果落地。由学生团队研发的“灵境(LINGUALENS)”AR智能眼镜,实现多语种实时翻译与文化解说功能,为国际游客跨境旅游提供便捷体验。 面向未来:从五秩华诞到百年愿景 站在五十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,学院的发展轨迹,是中国外语教育改革的缩影。学院构建的“1基地+2中心+6实验室”科研教学平台,将语言教育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,推动了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。 未来5年,学院将持续推进“卓越涉外法治人才计划”,依托“日语+法学”项目,培养兼通中日法律体系的高端人才;推进“文明互鉴使者计划”,深化与日本高校的合作交流,拓展青年交流的广度与深度,培育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青年。 从1975年创立至今,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、跨越发展的道路,累计培养近8000名毕业生,从这里走向世界。20年来,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复合型人才,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教育成就。 五秩风华,再启新程。学院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股票私募,继续服务国家战略,推动文明互鉴,向着百年愿景阔步迈进。 (葛 睿 杨 瑞) 发布于:北京市 |